为扎实推进“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厚植党员干部文化底蕴,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3月13日,乐山市司法局举办“了解乐山历史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党日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组织市局班子成员、各支部党员代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走近嘉州古城墙,实地探访历史遗迹,感悟千年嘉州文脉,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触摸历史脉络感悟匠心传承
省作协会员、《沫若书院》研究员汪建老师带领着同志们沿着古城墙依次参观了嘉乐门、兴发门、承宣桥门、平羌门、仁和门等14个古城门。
“乐山古名有南安、嘉州、龙游、嘉定等……”听着汪建老师的讲解,党员们沿古城墙缓步而行,驻足于斑驳的城门、砖石之前,抚摸着凹凸不平的墙砖,阅读着铭刻岁月沧桑的碑文,深入了解城墙的建筑工艺、防洪功能及历代修缮故事。嘉州古城墙既是古代防洪御敌的智慧结晶,更是乐山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同志们不仅感受到古代工匠“精工细作、经世致用”的营城智慧,更深刻体会到乐山人民“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传承。
交流思想感悟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中,党员干部结合所见所感展开热烈讨论,三位同志现场分享了心得体会。
许睿:初次与乐山古城墙对视,其古朴厚重的气质便如潮水般涌来。城墙由巨大的条石紧密垒砌而成,石与石的契合严丝合缝,令人惊叹古人巧夺天工的建筑造诣。墙体上布满斑驳的印记,那是岁月镌刻的纹路,每一道裂痕、每一处凹陷,都似在轻声呢喃曾经的风雨沧桑。沿着城墙徐行,脚下的石板路虽历经数百年行人的踩踏,却依然坚实,仿佛在默默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乐山古城墙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部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的鸿篇巨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见证了乐山地区的兴衰沉浮,这让我深刻领悟到,历史并非遥不可及的过往,它恰似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连接着现在与未来,而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的重任。
龙香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共认识了十四道城门,每一道城门都是乐山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承载着老一辈乐山人的生活记忆。城门之所以设计为外大内小结构,是便于关闭城门,构筑城门基石的安置方式也有讲究,有些横放有些竖放,竖放则更有利于抵御外敌,筑牢防御屏障。如今,乐山已经发展成一座旅游城市,在现代文明的催化下,古城墙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底蕴,也经过了整治和美化,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让人们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舒适与便利。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乐山的优秀传统文化,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让乐山的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张露丹:今天站在嘉州古城墙下,仿佛翻开了一本用青砖写就的史书,斑驳的城墙上,铭刻着乐山千年历史的沧桑印记。每一道裂痕都是时光的见证,诉说着古城的兴衰变迁,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记忆,凝聚着世代乐山人的悲欢离合。从以城御洪到城水共生的演变,古城墙启示我们,守正创新才是文化传承的真谛,作为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我们既要传承这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更要在工作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每项任务都打造成经得起检验的“城墙砖”。
巍巍古城墙,见证着乐山的沧桑巨变,更昭示着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乐山市司法局全体党员将始终以历史为镜、以文化为魂,在守正创新中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