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
回望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嘉州儿女承压而上、攻坚克难,奋力开创乐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次次接地气、扬朝气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报道,让乐山形象海内外频频“出圈”;一场场聚人气、展形象的文旅活动,激发乐山城市新活力……翻开绚丽画卷,乐山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汩汩清泉浸润人心,如浩浩东风催人奋进。
过去一年,乐山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务实担当,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持续为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凝心铸魂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思想指引方向,方向明,方能思路清。
2024年,乐山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汇聚起奋勇前行的磅礴之力。
“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等主题,精心组织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专题学习7000余场次,将理论学习层层推进,学习质效获市(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组充分肯定。
理论宣讲“声”入人心——推进“一地一品”建设,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1万余场次,把理论讲透彻、把思想讲鲜活。“理响巴蜀”理论宣讲短视频征集展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8个短视频入选全省“理响巴蜀”精品展播,其中《90后新农人科技助农》传播量5772万次、位居全省第一。
深入推进研究阐释——与驻乐高校开展校地共建理论研究宣教品牌,全市获省级以上社科规划课题、基金年度项目等57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德古”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彝区百姓家》文章被中央宣传部《学习与交流》刊发。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特色的理论学习、鲜活的理论宣讲、务实的举措成效,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信仰的力量不断在全市引发共情与共鸣。
擂鼓催征乐山好声音奏响时代强音
《夜游乐山:灯火点亮嘉州·有滋有味乐游》《追光迎国庆:国庆登高正当时,秀甲天下是峨眉》……2024年国庆假期,乐山文旅热度“爆棚”,受到国内外媒体关注,其中央视9次报道乐山文旅,全方位展现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幸福美丽嘉州城。
——巨大流量背后,是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增进团结奋斗思想共识,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的不懈努力。
乐山推进高质量发展,点滴变化要如何呈现?
围绕乐山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召开“乐山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12场,邀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来乐开展主题采访26次,推出各类重点报道6000余篇(条)。
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深化改革的硬仗怎么打?
坚持“内容为王”,乐山日报社、乐山广播电视台、乐山新闻网、乐山广播电视报社合而为一,挂牌成立乐山市融媒体中心,“乐水乐山”新闻客户端上线运行,开启了全市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面对全球化的开放市场,如何让乐山被世界看到?
依托《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海外媒体专线等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发布英、日、韩等20种语言涉乐稿件600余篇,被华尔街日报、BBC新闻、秘鲁电视台等300余家海外媒体转载推广。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凌云率峨眉派女子功夫团亮相巴黎,以“武动巴黎”为主题进行街头快闪,主题短片《绽放巴黎》总播放量超千万、点赞超50万。承办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活动,来自20个国家的60余名国内外媒体人走进乐山,感受嘉州美景、历史、人文和浓浓的“烟火气”。外交部和多个驻外使领馆在海外社交账号点赞推介乐山30余次。
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乐山主流舆论声势不断壮大,让乐山“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涵育新风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文明,是城市的底色和灵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2024年,乐山全面深化文明创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开展2023年度“热爱乐山好市民”十大典型公益案例评选,召开社区“创文巩卫·缓堵保畅·城市管理”主题院坝会130余场。
持续培育文明新风,依托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打造文明实践点100余个,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万家”等系列活动5000余场次,服务群众80万余人次。
市中区的朱绍群,14年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丈夫,用爱诠释不离不弃;峨眉山市的易府华,身有残疾自强不息,还帮助更多残疾人朋友走出阴霾;马边彝族自治县的毛顺龙,退伍不褪色,飞身跃进冰冷河中救起落水者……不断涌现的“最美”乐山人,于平凡之中见证着伟大,更成为乐山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过去一年,乐山坚持以核心价值固本培元,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评选,承办“追光2023·第四届天府人物”推介活动星光盛典,2人被评为四川省道德模范,5人入选“四川好人”榜,2人被评为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乐山市小凉山拉吉时不工作室、沐川县飞豹应急救援中心入选四川省学雷锋先进集体名单,市中区海棠街道桂花楼社区被命名为第二批四川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崇德向善,美美与共,汇成徐徐清风,轻抚嘉州大地每一个角落。
传承创新提升文化供给服务质效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一年来,乐山持续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全面理顺乐山大佛、峨眉山两大景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相关做法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发言。“乐山探索拓宽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峨眉山市、夹江县马村镇纸文化连片区域入选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县(区域)。开展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5处。
一年来,乐山持续推进文化项目建设,建成投用李琼久艺术馆,乐山市图书馆、峨眉山博物馆先后荣升国家一级馆、二级馆,乐山市文化馆入选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峨眉山罗目镇青龙社区成为全国“四季村晚”秋季展示点。
一年来,乐山持续鼓励文艺精品创作,127件(部)文艺作品获全国、全省重量级奖项或入展国家级、省级展览,高质量开展2024郭沫若文学艺术奖评选和颁奖典礼系列活动,舞剧《屈原》赴重庆巡演获广泛好评,峨眉山市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一年来,乐山持续提升惠民服务效能,举办“海棠嘉音·冬之韵”意大利米兰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海棠嘉音·秋之韵音乐美食周、乡村文化振兴魅力大赛等文化文艺活动,放映公益电影1.6万余场,观影群众127万余人次。推进“书香之城·文化乐山”建设,乐山代表四川省在第三届全国全民阅读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此外,承办“拍在四川走进乐山”活动启动仪式,乐山被授予“影视指定拍摄景地”,硝斗岩天坑、犍为嘉阳小火车国家矿山公园、中国核动力九O九基地被评为省级首批“时代光影拍在四川”影视拍摄外景基地,乐山本土电影《阿莫阿依》全国公映,并荣获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一件件文化大事,一部部精品力作,一场场文艺演出,勾勒出乐山文化自信自强的美好图景。
奏响华章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国庆节乐山非遗展演活动连办两场,全市15个非遗表演方阵轮番出场,吸引超50万人次观看,网络浏览量超6000万人次;“2024音雄联盟·超级演唱会”热闹开唱,吸引全国超2.4万观众,成为我省地级市举办大型商业演唱会实现市场化盈利的成功案例……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过去一年,乐山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各地各景区纷纷端出“新菜”,“诗和远方”铺展开动人“新画卷”。
——包装生成一批宣传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7个项目获得省级资金重点扶持,4户企业进入四川省文化产业上市培育库,乐山大佛旅投集团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去年前3季度,我市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排全省第3位;利润总额7.19亿元,位于全省第4位。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包装储备文旅重大项目46个,争取上级超长期国债、地方债券、文保专项等支持资金1.25亿元,加快峨眉南山里、苏稽文旅古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金口河区铁道兵博物馆提升改造等7个文旅项目竣工投运。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沐川印象天街、中沟巷艺术集市等消费新场景,推出“五一”文化快闪、国庆非遗巡游展演等本土特色活动200余场。峨眉山荣获首批世界旅游名山,市中区-峨眉山市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大渡河风景道(乐山段)获评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
2024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超14%;接待入境游客超26万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游客17.9万人次,同比增长213%为历史最高。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13%。
回望来时路,郁郁芳华;昂首新征程,大道霞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更是乐山承压而上、加压奋进的关键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砥砺前行、奋楫扬帆,更好担负起新的宣传思想文化使命,凝聚起实干争先的磅礴精神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山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乐山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